阻力最小路径:棕榈油反弹直面两年库存高压_富
富士期货官网讯——周二(11月4日),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棕榈油主力合约收于4144林吉特/吨,日内上涨29林吉特,幅度0.7%。这一反弹终结了此前连续下行的态势,使市场暂时脱离前一日创下的近四个月低点。
富士期货官网APP讯——周二(11月4日),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棕榈油主力合约收于4144林吉特/吨,日内上涨29林吉特,幅度0.7%。这一反弹终结了此前连续下行的态势,使市场暂时脱离前一日创下的近四个月低点。
本周初的反弹可视为市场技术性修复与空头获利了结的共同结果。吉隆坡咨询与贸易机构The Farm Trade总监Sandeep Singh指出:“马来西亚持续增产及交易者获利了结行为,导致上周棕榈油价格大幅下挫,当前市场正试图寻找平衡。”这一观点揭示了近期波动的直接动因:供给压力与资金流动的短期扰动。
然而,基本面压力并未消散。10月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预计攀升至244万吨,为2023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环比增长3.5%。更值得关注的是,当月产量可能创下七年新高,而出口需求未能同步跟进。这一数据指向明确的供需矛盾:高产周期下,库存累积速度远超市场消化能力。
外部市场的疲软进一步制约棕榈油反弹空间。11月4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豆油合约下跌0.38%,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主力合约持平,棕榈油合约则下跌0.85%。竞品油脂的弱势使得棕榈油在全球植物油市场的份额争夺中面临更大阻力。
需求端的分化同样显著。印度10月棕榈油进口量降至五个月低点,导致2024/25销售年度总采购量创五年新低。多家贸易商证实,随着棕榈油价格前期走高,买家已转向更具价格优势的豆油。这一趋势若持续,将削弱棕榈油的需求支撑。
另一方面,印度尼西亚今年1-9月棕榈油出口量达1758万吨,同比增加11.62%。印尼出口的强劲增长与马来西亚库存高企形成对比,反映出主产国间的竞争正加剧市场供应过剩格局。
知名机构分析认为,当前市场核心矛盾仍集中于产地库存压力。尽管短期技术性反弹可能延续,但若未来几周出口数据未能显著改善,价格上行空间将极为有限。此外,林吉特兑美元汇率小幅走强0.05%,虽幅度有限,但仍会削弱持有外币买家的采购意愿。
对于中长期走势,市场需关注两大变量:一是东南亚季节性减产周期是否如期到来,二是主要进口国补库节奏的变化。若未来减产幅度超预期,或印度、中国等关键市场开启集中采购,库存压力方可逐步缓解。
综合来看,棕榈油市场的短期反弹更多源于技术面修正,而非基本面转向。产量高峰与需求疲软的矛盾尚未化解,库存压力仍是压制价格的核心因素。未来需密切跟踪主产国出口政策调整、竞品油脂价格波动及宏观货币环境变化。在明确的去库信号出现前,市场或延续震荡偏弱格局,投资者应保持谨慎,聚焦基本面边际变化。
超跌修复与基本面压力并存
本周初的反弹可视为市场技术性修复与空头获利了结的共同结果。吉隆坡咨询与贸易机构The Farm Trade总监Sandeep Singh指出:“马来西亚持续增产及交易者获利了结行为,导致上周棕榈油价格大幅下挫,当前市场正试图寻找平衡。”这一观点揭示了近期波动的直接动因:供给压力与资金流动的短期扰动。
然而,基本面压力并未消散。10月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预计攀升至244万吨,为2023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环比增长3.5%。更值得关注的是,当月产量可能创下七年新高,而出口需求未能同步跟进。这一数据指向明确的供需矛盾:高产周期下,库存累积速度远超市场消化能力。
关联市场与需求端分化
外部市场的疲软进一步制约棕榈油反弹空间。11月4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豆油合约下跌0.38%,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主力合约持平,棕榈油合约则下跌0.85%。竞品油脂的弱势使得棕榈油在全球植物油市场的份额争夺中面临更大阻力。
需求端的分化同样显著。印度10月棕榈油进口量降至五个月低点,导致2024/25销售年度总采购量创五年新低。多家贸易商证实,随着棕榈油价格前期走高,买家已转向更具价格优势的豆油。这一趋势若持续,将削弱棕榈油的需求支撑。
另一方面,印度尼西亚今年1-9月棕榈油出口量达1758万吨,同比增加11.62%。印尼出口的强劲增长与马来西亚库存高企形成对比,反映出主产国间的竞争正加剧市场供应过剩格局。
机构观点与未来关注点
知名机构分析认为,当前市场核心矛盾仍集中于产地库存压力。尽管短期技术性反弹可能延续,但若未来几周出口数据未能显著改善,价格上行空间将极为有限。此外,林吉特兑美元汇率小幅走强0.05%,虽幅度有限,但仍会削弱持有外币买家的采购意愿。
对于中长期走势,市场需关注两大变量:一是东南亚季节性减产周期是否如期到来,二是主要进口国补库节奏的变化。若未来减产幅度超预期,或印度、中国等关键市场开启集中采购,库存压力方可逐步缓解。
结语:反弹持续性存疑,静待供需再平衡
综合来看,棕榈油市场的短期反弹更多源于技术面修正,而非基本面转向。产量高峰与需求疲软的矛盾尚未化解,库存压力仍是压制价格的核心因素。未来需密切跟踪主产国出口政策调整、竞品油脂价格波动及宏观货币环境变化。在明确的去库信号出现前,市场或延续震荡偏弱格局,投资者应保持谨慎,聚焦基本面边际变化。
【富士国际期货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富士期货官网无关。富士期货官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